臺 前
12月11日至12日,“第三屆江西高校科技成果對接會”在南昌綠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本屆對接會,參會單位眾多,展位星羅棋布。其中,我校展位以鮮明的特色,吸引觀展者頻頻駐足:展板、實物展品、多媒體設備……,多層次的展示手段激起觀展者深入了解學校科技成果的興趣;圖文、現場講解、影音資料……,多樣的呈現方式將學校堅持科技創新教育改革取得的成績娓娓道來。

江西高校科技成果對接會每兩年舉辦一屆。從首次舉辦至今,我校作為參展單位,已連續參加三屆。較之往屆,本屆對接會中我校展示工作的最大特點是更加注重展品、項目成果的科技含量:從全校十余個科創平臺中選取5個進行全面展示,匯總近年來全校9個教學單位的67項科技成果編纂成冊,供觀展者取閱,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地介紹了學校近幾年的科技創新情況。


對接期間,我校展位共接待訪客1500余人次,接待有合作意向者100余人次。期間,省委教育工委書記葉仁蓀,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郭杰忠,省委教育工委委員、副廳長汪立夏,省教育廳高教處副處長朱呈紅、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紡織工業處處長張斌華等蒞臨我校展位指導,詢問我校科技創新工作動態,并饒有興致地觀看實物展品。領導們對我校的科技創新工作及參展工作給予了肯定,期望我校能夠促成更多成果轉移轉化落地。此外,我校展位也給觀展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企業高管表示:展示內容貼合學校實際,展示方式突出了學校特色,陳列的3D牛仔褲工藝出色,讓觀展者產生了購買欲望。我校帶隊老師認為:通過觀展,學生們能更直觀地看到學校的科技創新成果,有助于培養創新精神,激發鉆研科技課題的興趣。




幕 后
臺上的絢麗綻放,離不開幕后的努力與堅持。一個個參展科技成果的背后,是我校對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視、持續投入及不斷改進。近年來,我校重點加強內涵建設,著力提升創新能力,推動科研工作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進一步完善了以成果為導向的科研機制,修改了《江西服裝學院科研管理辦法(試行)》,通過政策引導激勵教師、科研人員提升科研能力,提高成果質量,提高成果轉移轉化率。學校新增5個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授權平臺,實現了所有教學單位全覆蓋,承擔橫向課題、縱向課題數量穩居省內民辦高校前列,專利授權數量、高水平學術論文數逐年遞增。2018年,學校參與的“牛仔服裝洗水過程環境友好智能化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面向服裝智能制造與消費升級的男裝大數據建立與分析應用”分別獲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及二等獎。2019年,學校一次性轉讓發明專利11項,刷新了自身科研成果轉移轉化記錄。




展位精彩呈現的背后是準備工作的繁復與艱辛。為了辦好本次展覽,校領導親自部署,統籌安排,各相關單位科學分工、協同工作,一齊譜寫參展“協奏曲”:主管科研工作副校長親自籌劃、搭建團隊、明確責任、調配資源,定期組織相關單位領導召開策展碰頭會,討論、修改布展方案,解決困難事項;科研處、服裝應用技術研發中心牽頭組織,并負責展示方案設計、展板/宣傳冊設計、籌備、布展、展示等工作;江西省現代服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華服飾文化研究院、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中心、服裝三維數字化科創中心、創業學院提供展板內容及實物展品;所有教學單位梳理、匯總科技成果,并組織師生現場觀展。經過兩個月的努力,終于呈現了一場精彩的展示。




12日下午5時,對接會落下帷幕。堅實的幕后工作讓我校的臺前展示光彩熠熠。期待下一屆對接會上,我校展現出更加奪目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