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已悄然過去了半月有余,
假期里,有這樣一群江服人,
他們一直堅守著崗位,奮斗在一線,從未停歇。
他們為美麗校園的建設揮汗奮戰,
他們為和諧校園的安全保駕護航,
他們為特色大學的高質量發展拼搏向前!
他們辛勤付出,無私奉獻,無怨無悔卻甘之如飴,
他們的堅守就像冬日里的暖陽,溫暖了整個校園。
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他們的責任擔當與堅守的故事!
服裝設計學院的老師們在寒假期間集中精力準備國家級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工作,梳理前期科研成果,總結經驗,撰寫科研文章,研討修改論文,并為假期里的科研調研開展積極準備著。
服裝工程學院申報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課題的花俊蘋、丁鶯、章華霞、王利婭、胡萍等老師仍然利用有限的假期時間針對自身的選題及課題論證內容進行不斷的改進及完善:分析選題與指南是否密切緊扣;是否突出地方、民族、學科特點;是否具有時代感以及貼近理論前沿。同時開展了課題論證編寫,其中包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選題的目的和意義,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課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與手段,課題研究的重點和難點等工作,并結合學校科研處提供的專家學習資料和專業實際進行課題相關內容的凝練和完善。
寒假期間,藝術設計學院的教師依然堅守在科研一線,根據疫情的防控要求,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教師們進行課題的預申報資料梳理和信息的采集工作,利用假期時間,堅持進行科學研究。
寒假期間,人文學院老師運用騰訊會議就學生專項課題展開研討,《新媒體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品牌化傳播研究——以 “萍鄉花果”為例》課題項目負責人邱在金及全體課題組成員參加了會議。學院充分發揮校級課題集教學、研究和文化多元融合育人功能,通過“教師的教與導、學生的學與做、師生的合作研”實現人才培養目標達成。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轉變,建立學術共同體的教學形式改革,塑造文化氛圍的教育環境,實現面向學生開展、教師參與、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教育目標,完成新時代賦予高等教育的使命。
馬克思主義學院老師利用寒假時間,專程赴蓮花縣良坊鎮參加蓮花縣志愿者協會2022春節前夕送溫暖活動,此行的目的一是對協會長期關注的孤寡老人、殘疾人、困境孩子們進行暖冬慰問回訪,展示了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對社會對他人的真情大愛;二是進一步將思政課實踐教學融入到社會實踐當中,把思政專項科研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時尚傳媒學院教師利用寒假時間根據學校發布的社科項目申報選題指南,居家開展國家社科申報等科研工作。
在學術院長羅教授的指導下,大數據學院利用寒假時間積極查閱資料,撰寫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深度學習的人臉表情識別與線上教學情感評價研究”;大數據學院物聯網工程專業負責人王斌,就投身到物聯網工程專業立項省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和規劃實施中,開啟勇攀科研高峰之路,彰顯高校青年教師科研奮斗本色。
商學院寒假期間教師開展2022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書打磨以及2022年江西省教育規劃課題申報書撰寫工作。
軍事體育教學部寒假期間組織骨干教師不斷研磨課題,請專家指導,從課題的表述方式、選題的角度、可行性等方面進行了剖析和診斷,并逐一指出這些課題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方向。
寒假期間,體育館及大學生活動中心、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項目室外廣場施工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竣工驗收程序已完成了規劃驗收、消防初步驗收;人文學院工作室裝修(洪州青瓷文化研究中心),東區一棟南側、六棟北側屋面瓦拆除施工。教室項目開發工作室裝修、行政樓303辦公室裝修、商學院分團委和學生活動室裝修、人文學院融媒體新聞生產實驗室裝修等項目建設正在有序推進,計劃春節前全部完工。
后勤保障處:后勤員工寒假期間堅守一線,在做好供應水電等設備設施運行與維修服務保障基礎上,全力做好寒假期間的飲食、維修、綠化、環境保潔等服務保障工作,努力確保正常運行、暢通、安全的后勤保障服務。
學工處在寒假期間完成育人系列材料的梳理和匯編工作,并組織全體輔導員開展了主題班會課程化建設的探索與研討,對班會的主題、表現形式、流程和實施方案進行了系統的升級優化設計;學工處堅持做好疫情防控相關工作,統一安排留校學生住宿值班工作,留宿學生的查房管理和服務工作。
校團委組織學生積極參加“返家鄉”社會文明實踐活動:以寒假社會文明實踐為途徑,鼓勵大學生爭當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榜樣,在廣泛的社會文明實踐中接受教育、增長才干、作出貢獻!在社會文明實踐中,學生學會了獨立,學會了感恩,增強了責任意識。
保衛人員24小時輪班堅守,守護著校園的安全。門崗人員認真對進入校園的外來人員進行身份核驗和登記,嚴格按照防疫要求進行掃碼、測溫;巡邏人員穿梭于校園的樓棟之間,仔細檢查著每一扇門窗;監控中心的同志緊盯著大屏幕,不放過每一個角落;夜巡人員每晚在校園巡查不少于4次,其中一次在凌晨3點到5點之間....他們把人防、物防、技防有機地結合起來,為校園筑起了一道堅固的守護墻。
向所有寒假期間堅守在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的江服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