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裝報訊(記者/楊雙洲 實習記者 劉瑩瑩 攝影/劉德錦 羅純) 4月10日下午,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院長助理梁晨應邀來校做了題為“互聯網時代的專業教學與學術研究”學術講座。
梁晨教授在講座中指出,近年來,由于互聯網及其衍生技術而產生的量化歷史數據庫、國際化合作研究以及大規模公開在線課程平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等正在顛覆傳統的學科教學與研究,這些新型的教學模式值得教師重視與關注,并為之付出實踐。

梁晨教授以香港科技大學在線課程教學模式的利弊為例介紹說,亞洲最早的大規模公開在線課程始于香港科技大學。該校把老師的講課拍成視頻,然后做成“翻轉課堂”,也就是學生在指定的時間提前看老師所講的課程,到了正式的上課時間,老師不講課,只進行答疑。因為是網絡在線所以它不針對本校學生,而是對全世界開放的。這種課程使課程效率提高,但同時學校自身課程遭到忽視而遭受沖擊。梁晨教授說,從課程、受眾、老師的備課、課時的討論時間、問題的理解的轉變,互聯網時代教學的深度與學習群體的廣度會大大超越此前。在這個過程中同樣需要老師的轉變,大規模公開在線課程和翻轉課堂在初次制作時,主講教師需要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肯定是傳統課堂的數倍甚至更多,但優勢是此后可以連續使用較長時間,講授課程的視頻觀看、學習是在課余,教學時間內的分析、討論還可以由教學型老師負責。而且,由于大量課堂時間用于討論,學生們對研究問題的不同看法對老師也多有啟發,更有可能實現“教書”與“學術”相長。互聯網時代的教學轉變恰恰配合了新時期社會與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轉變。
互聯網時代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不管是在學習、生活、交流等方面都變得快捷。當然,在這發展快速的互聯網時代我們的教學方式也將依靠互聯網發生更本性的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