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訊(馬克思主義學院供稿)為認真貫徹落實江西省教育廳《全國“大思政課”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江西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實施方案》文件精神,積極構建我校“大思政課”育人格局,有力推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努力打造一批學生喜愛、終身受益的優質思政課,不斷探索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新模式。
近日,我校組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團隊,學校教務處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加強工作聯動,共同策劃開展思政課“師生同臺”示范課建設,扎實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堂上,思政課教師熊思偉老師就課程第四章第一節內容“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這一專題章節內容進行“師生同臺”示范課展示。在授課環節,熊思偉老師從“30萬于都人民共同保守一個天大的秘密”進行導入,讓同學們對本章節主題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隨后,高儀、吳飛鴻、唐亞琦三位同學以生動的故事講述、理論闡述以及新時代青年使命任務等帶領同學們了解淮海戰役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渡江戰役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靠老百姓奮斗出來的。
熊思偉老師在課堂總結中提到,本次課老師與三位同學通過講述一根小竹竿兒、一艘小船、一本扶貧日記的故事,讓同學們深刻理解了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的含義。回顧黨的百年輝煌歷程,實踐證明,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原因。希望同學們要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要堅定信心,同心同德,積極響應歷史和人民的期待。

在《思想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思政課教師黃月君老師以問題鏈式的教學方式帶領同學們進入專題九的第二部分,如何弘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在授課過程中,黃月君老師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從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看改革創新精神,明確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顯著特征。黃月君老師結合“小崗村”的發展變化、中國科技領域在改革創新中面對的機遇與挑戰,讓同學們明白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隨后,在黃月君老師的引導下,施鑫宇、胡銳、談云佳三位同學就“改革創新是新時代的迫切需求、樹立改革創新的自覺意識以及增強改革創新的能力本領”三個方面的內容進行課堂分享,在課程環節中,還設置了小組討論、互動交流環節,讓同學們對如何弘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有了一個更加全面的理解和認識。
黃月君老師在課堂總結中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朝氣蓬勃,好奇心強,敢于創造新事物,這都是有利于我們創新創造的優勢條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青年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的大時代。新時代中國青年應當爭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推動者、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積極參與者、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積極創造者、社會文明進步的積極實踐者、美麗中國的積極建設者,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上努力拼搏、奮勇爭先。

課堂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師生同臺”的思政課,創新了教學方式,豐富了課程內容,同學們更有參與感了;“師生同臺”的思政課不僅讓同學們提高了積極性,更能夠引導同學們將具體的例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學習的思考融入課程內容中,進一步深刻記住和理解內容知識點,加深了對未來人生的思考和理解上好思政課的重要意義。

江西服裝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將以此次思政課“師生同臺”示范課展示活動為契機,扎實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豐富思政課教學方式,調動校內外“大資源”,為師生搭建“大平臺”,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組建優秀思政課教學團隊,打造“大師資”,進一步部署謀劃和設計推出一批形式多樣、學生喜愛的優質思政課,努力推進學校“大思政課”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