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校要聞 · 正文
分享
(新聞中心訊)由我校主辦的“慶建黨百年,創美好生活”第四屆“雙辛杯”(江西)辯論邀請賽在我校行政樓報告廳圓滿落下帷幕。本屆比賽共有來自省內16所高校的16支辯論隊伍,歷時兩周、經過15場辯論角逐,最終江西財經大學辯論隊摘得本屆比賽桂冠,獲得2021年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預選賽參賽資格。本次大賽緊密圍繞 “一個任務”“三重原則 ”“三項教育”開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緊緊圍繞立德樹人
立德樹人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任務。學校辦學30年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強化思想引領,牢牢把握學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動權,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堅持立德樹人,著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持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夢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努力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長期以來我校辦學始終堅持黨的建設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等深度融合,為學校高質量高水平發展聚勢賦能。
二、牢牢把握三重原則
1.公益性原則
教育有產品屬性,也有公益屬性,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決定了教育的公益屬性在任何時候都處于首要位置。我校文體活動任何時候都堅持公益性原則,從未向參與學生收取任何費用,包括校外學生。“雙辛杯”辯論賽自從創辦以來始終堅持自主籌辦、自費推廣、長期堅持的方針,積極為廣大青年搭建思想交流的平臺和展示才華的精彩舞臺。為此、我校今后將繼續加大“雙辛杯”辯論賽扶持力度,致力將其打造為學校人文素質教育、校園文化建設和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動載體,計劃歷時五年,至“雙辛杯”創辦十周年時努力將其打造為中南區域有影響力的賽事平臺。
2.開放性原則
“雙辛杯”辯論賽自創辦以來始終堅持立足江服、面向社會開展文化交流互動。文體活動不宜在封閉空間開展,尤其具有競技性質的活動,只有置于更大、更廣的范圍之中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視野,鍛煉學生的能力,更高水平的提升綜合素質?!半p辛”(江西)辯論邀請賽是我校于2017年12月創辦,開賽以來得到了省內外各兄弟高校的積極支持,至今已圓滿完成五屆賽事(含網賽),參賽隊伍累計163支,累計比賽198場,在區域高校內已成為有影響力的辯論賽事平臺?!半p辛”命名靈感源自“辯”字。賽事秉承“以賽促辯、以辯明理、思辨促行”宗旨,始終堅持公益服務、傳播文化、提升素養的原則。
3.專業性原則
我校辯論隊自成立以來就配備了專職的教練老師,利用業余時間開展語言、知識積累、形體氣質、思維、心理、聽力、辯論實戰等訓練,賽季前強化訓練等。我校辯論隊組建以來累計出戰賽事100余場次,獲得三等獎以上榮譽5場次,最佳辯手23人次。每屆賽事都會邀請業界知名辯手或者導師作為評委。本屆比賽評委中,不僅有辯論界傳奇名人,還有知名教練。如:爭鳴辯論網副站長,大連理工大學辯論隊教練,東北財經大學外聘教師鄒文啟老師,前中南大學校辯論隊隊長,國防科技大學辯論隊教練劉正昕老師,2018年第八屆澳大利亞華語辯論錦標賽冠軍,2018年第五屆捭闔辯論國際挑戰賽亞軍兼全程最佳辯手林鶴峰老師等。
三、持續強化三項教育
1.理想信念教育
當前中國教育最大的危機是道德的危機,是社會責任感缺失的危機。習近平總書記形象地將理想信念比作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長期以來我校始終堅持校內外文體活動必須通過校團委和黨委審核報備,方可準許開展,方向性問題必須把握準確。今后我校將繼續加強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優化理想信念教育內容、創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搭建理想信念教育平臺,注重發揮榜樣引領。引導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2.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核心,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深埋在每一個中國人內心深處的火種,需要我們用愛國主義教育去激發每一位同學的愛國精神,點燃內心深處的火種。熱愛祖國是全人類永恒的主題,校園任何文體活動都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愛國主義教育時刻不容缺失。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我們注重學習歷史,特別是要學習近代史和現代史,使同學們了解祖國的歷史和現狀,引導他們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樹立對自己祖國的高度責任感和祖國利益高于—切的思想,樹立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精神。江西是革命圣地,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我們需要充分挖掘紅色資源用于轉化為愛國主義教育生動教材。
3.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和闡發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實施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做好中華典籍整理、文化遺產保護等工作,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貧w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堅定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通過文化活動深挖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這是我們的文化得以繁榮興盛的根基。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傳承、發展和創新的基礎,也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四、思辨啟智、以文化人
打造賽事平臺是高校開展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學院構建“三全育人”格局重要抓手。近些年來,大學生辯論賽在高校蓬勃發展,已成為校園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辯論賽對于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積極的意義,在思想上,促進大學生觀察社會,了解民情;在知識上,開闊大學生視野,豐富知識內涵、提升文化素養;在能力上,鍛煉大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在生活上,拓展了大學生的交際圈,豐富大學生校園文化生活。
當代大學生個性鮮明,喜歡參與互動、彰顯自我,努力實現個人價值。面對這樣的一個群體,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需要積極搭建多種活動平臺給同學們展示才華,拓展成長的空間。參與辯論賽不僅是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同時也是完善自我提升綜合素質的重要活動形式。許多技能在辯論賽中得以學習體驗,比如思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協作等。參與辯論的過程中極大地鍛煉了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健全了人格。
一直以來我校積極探索人文素質教育多元途徑和方法,契合學情、因材施教,學院開設了不同專業的選修課程體系、實踐活動體系。針對不同專業背景的同學策劃了多種文化賽事活動,比如廣告創意大賽、中外雙語朗誦比賽、集體成人禮儀式等,通過多種文化賽事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五、花開有馨、潤物無聲
我校辯論隊多名隊員畢業后從事了培訓講師、管理崗位、咨詢師等工作,當然還有多人考取了碩士研究生進一步深造。例如:2015級服設本科1班徐夢翔同學現就讀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律專業,2016級市場營銷本科1班張定娟現就讀于江西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16級服設本科1班吳倩現就讀于馬來西亞瑪拉工藝大學藝術史與文化管理專業。實踐證明,參與文化賽事活動對于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專業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在建黨百年和建校三十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學校通過文化賽事活動展示新時代大學生精神風貌,展示我校30年來辦學成果,也是創新黨史學習教育形式,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入腦入心。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教育也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為充分發揮高校人才培養的核心功能,我校將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基礎。
上一篇我校開展2021年暑期主題班會課程化建設研討交流活動
下一篇校工會開展“送清涼、致感謝”暑期納涼聯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