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訊(文/張璐瑤 圖/李康潔)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12月2日上午,我校黨委副書記唐新強、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肖杰、校學生工作處處長鄧良峰、校團委書記孟安然一行前往南昌縣黃馬鄉羅渡村舉行“助力鄉村振興實踐基地”、“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和“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揭牌儀式。江西日報傳媒集團南昌事業部總經理范志剛,黃馬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胡兵,南昌市委辦公室駐村第一書記習江北,南昌市委辦公室駐村干部王子劍,羅渡村黨委書記萬小平、江報鄉村振興示范基地負責人譚星等出席,校團委書記孟安然主持此次儀式。


江西日報傳媒集團南昌事業部總經理范志剛致辭,他首先代表江西日報傳媒集團羅渡鄉村振興示范基地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感謝江西服裝學院的各位領導和師生帶著助力鄉村振興,讓高校師生參與合作落實鄉村振興示范項目的目的來到美麗的鄉村——羅渡,相信在各級政府的關懷和支持下、在江報集團和江服師生的參與下,羅渡鄉村振興模式能攜手高校人才,打造羅渡示范基地的新篇章!

我校黨委副書記唐新強表示,當前,全國上下正在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今天,江西服裝學院和貴單位共建羅渡村鄉村振興示范基地就是我們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的最具體、直接的體現。

唐新強指出,教育的初心就是育人,學生的成長成才,既需要學校的小課堂,更需要社會的大課堂。應當說,廣袤的鄉村可以為我校師生提供最好的實踐基地和最生動的活教材,我們高校助力鄉村振興的本質就是實踐育人的過程,也將有效提高和增強師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提升創新創造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直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因此,讓師生融入、參與到鄉村振興,就是用好了這個“社會大課堂”。
江西服裝學院始終不忘初心,切實“以服務社會為己任,踐行高校責任擔當”,擔負起了一個高校服務地方的責任。今天我們共建羅渡村鄉村振興示范基地,將是我校師生能深入鄉村,深入田間地頭的重要契機,更是江西服裝學院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和履行社會服務職能的重要體現。
服務鄉村振興,是新時代賦予高校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今天,江西服裝學院與江報集團舉行羅渡村鄉村振興示范基地的揭牌儀式,是美好的開端。在今后的落實中,學校將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緊密結合學校的專業優勢,切實將專業優勢轉化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優勢;二是將加強校農結合,發揮好羅渡村資源優勢,利用好學校的消費需求,建立有效的利益聯結;三是發揮學校教育文化資源優勢,提升鄉村文化治理、加強文化建設,豐富鄉村精神文化生活,服務鄉村人口素質提升。總之,江西服裝學院將切實創造一切的條件, 擔負起高校服務社會的責任和使命,鍥而不舍、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助力羅渡村鄉村振興示范基地。



隨后,我校黨委副書記唐新強和江西日報傳媒集團南昌事業部總經理范志剛現場為“助力鄉村振興實踐基地”、“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和“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揭牌,并合影留念。
揭牌儀式后,唐新強副書記一行受邀參觀黃馬鄉羅渡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并實地學習和參觀了羅渡村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嶄新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