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不僅要做得好,而且要講得好”。為了講好脫貧攻堅思政大課,深入貫徹落實江西省教育廳《關于組織開展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一線課堂”活動的通知》精神,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江西的生動實踐,3月19日,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思政課師生實地走訪蓮花縣,聽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劉志強講扶貧故事,看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坊樓鎮沿背村變化,訪脫貧致富村民謝金生,深刻領悟脫貧攻堅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講到:“‘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上思政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沒有生命、干巴巴的。”此次一線走讀訪樣本旨在使我校思政課師生深入理解脫貧攻堅精神,通過與蓮花縣扶貧辦劉志強主任深入交流,聆聽蓮花縣“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實現高質量、確保可持續”,扎實推進“十大扶貧工程”的脫貧攻堅感人故事。此次走訪交流不僅為今后扎實開展思政課教學提供了鮮活的教學案例,也讓參與此次調研的師生對“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領悟。



在蓮花縣坊樓鎮李俊副鎮長和沿背村黨總支副書記劉愛鳳的陪同下,我校思政課師生走進坊樓鎮沿背村實地調研,與當地村干部、村民深入交談,參觀脫貧致富村民民居。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坊樓鎮找準優勢、做足特色,積極推進“十大扶貧工程”,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和富有成效的脫貧新路。坊樓鎮采取一方面建立“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打造了百合、高辣辣椒、反季節蔬菜、花果休閑,石斑魚養殖、青錢柳加工等產業基地,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生態綠茶等產業,既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又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就業、收益分紅等多種形式,為全鎮貧困戶鋪筑了增收脫貧的快速路;一方面沿背村依托甘祖昌干部學院建設,在紅色培訓上做足文章,開創了“課堂在田野、吃住在農家、人人是教員、百姓齊參與”的培訓新模式,開辦民宿、購置客車接送學員,成立“將軍情土特產有限責任公司”,注冊“沿背老俵”“沿背老阿姨”等農業商標,帶動老百姓增收致富,村民錢包鼓了、生活好了、笑容美了,參加環境衛生整治、關愛留守兒童、文明勸導等志愿服務的人越來越多了。

此次走讀訪樣本旨在深入理解感悟脫貧攻堅精神,重視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將理論闡釋、情感體驗、價值引導融為一體。重視提升思政課教學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使脫貧攻堅精神的深刻內涵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當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江西生動實踐的解說員,更好的引導學生增強“四個自信”,立志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