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索思政教學模式,江西服裝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中實施“一課多師”團隊教學試點,邀請南昌大學唐國平教授、學校人文學院副院長陳家華和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王敏老師共同開展“一課多師”示范課程教學。在教學開展前,馬克思主義學院組建思政課教師教學團隊,策劃“一課多師”試點教學方式與授課對象,唐國平教授針對“一課多師”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要求進行指導,教學團隊就課程專題內容進行集體備課、課件制作、說課磨課等深入交流和研討,并制定相應的上課方案。

2023年5月10日,在“中國革命新道路是怎樣探索和開辟的”這一專題教學中,馬克思主義學院王敏老師向同學們講清楚這一專題的教學目的與要求,從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上向同學們講述清楚“認識國民黨政權的階級性質,認識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的曲折發展歷程,以及革命新道路理論的形成,以及認識“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這一革命新道路理論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理論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典范。”等內容;人文學院陳家華老師則從“中國為什么必須繼續革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必須中國化、中國革命的道路為什么必須從農村開始、為什么必須弘揚井岡山精神”等四個方面通過生動的講述和鮮活的案例向同學們進行講述。
同時在授課過程中,設置問題研討、小組討論和互動交流環節,讓同學們積極參與到課程內容研討與思考當中,讓同學們帶著問題主動思考和探求答案,讓同學們更好地參與到思政課教學當中,讓學生更有參與感。22視傳本科3班的郭佳琪同學表示:“一課多師”的上課方式,我感受了不同老師的上課方式和特色,課堂的“新鮮感”倍增,思政課的內容更豐富了,知識面更廣了,讓我更加期待下一次的思政課。22視傳本科4班的傅紫薇同學表示:課堂上“問題鏈”設置,一個問題扣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引出另外一個問題,讓我不停的思考,增強了自己的邏輯分析能力,這樣的思政課太過癮了,讓我們更有參與感了。

三位教師以分專題,交叉教學等方式進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課程結束后發放問卷調查、召開學生座談會、課程中集體研討等方式對“一課多師”的示范課程教學進行反思和經驗總結。大家一致表示,“一課多師”思政課教學模式是充分發揮集體智慧,有效進行資源共享的一種多元互動教學模式,這可以打破學生對思政課的固有印象,把不同教師講課的風格與魅力匯聚到一門課程中,讓學生接受多元化的教育,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思政課的興趣,進而營造出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接下來,我們應該根據課程要求和不同專業學生特點,積極探索多師教學合作,推動“一課多師”思政課程建設,爭取打造出學生真心喜愛的思政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