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訊(記者李珊實習記者張思珍 金溫南)冬天,雙手凍僵到拿不起剪刀;夏天,手心里沁出的汗水染濕了案上的布料……寒來暑往,堅持不懈。因為心中有夢,夢里有光,所以也不覺得枯燥乏味,反而覺得這一絲一毫,一針一線,令人著迷和快樂。

為了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講話精神,12月14日下午,我校特別邀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郭曉強教授做“五一勞模“國之匠心”精神人才培育探討”講座。此次講座于行政樓一樓報告廳舉行,由教務處李凱主持。

郭曉強教授自2000年來到江西服裝學院任教,擔任教學與教學管理工作。從教期間先后榮獲工藝美術師職稱、高級技師技術職稱、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稱號、全國技術能手、洪城技師、贛鄱工匠、洪城工匠,并于各級賽事中獲得優異成績。在國家或省級刊物上發表《高職院校“產學研一體化”》《淺析教學中服裝縫制技能技巧的培養》等多篇學術論文,編寫服裝類專業書籍《服裝結構設計與應用》,獲得國家專利《一種服裝工藝設計多功能平臺》。

郭曉強教授回顧了工作歷程,2018年12月,經由本人申報,江西教育工會批復,學校領辦了以教師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勞模工作室是以高級服裝定制、產品研發為主導,集教學研究、實驗實訓、樣衣開發、批量生產為一體的服裝研發機構,結合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發展及校企合作項目,開辦服裝制版、服裝制作等專業技術研修班和提高班,主動承擔更多的培訓任務,進而培養更多的高級技術型人才。
在教學工作中,他運用全新的技術信息,采用創新的教學手段,傳遞前沿的知識給學生,為今后培養學生參加各類大賽及就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斷提升自身及團隊服裝制作技藝,創作新工藝、新版型,多出服裝精品,特別是為本土企業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為區域經濟發展貢獻力量。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成為推進紡織行業“軟實力”建設,促進紡織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他表示:“為了給學生最好的服裝技術教育,我們需要刻苦鉆研,努力學習,不斷功克服裝制版與工藝的難題、難點。認真看待各項教研活動,虛心學習,積極研究,以他人之所長,補自己之所短,追求突破,追求革新,不斷更新探索,主動學習交流。”
李凱老師做總結發言指出,郭曉強教授從個人獲獎、技能啟發、工作過程、教學成果、未來期盼五個方面介紹了他30年來的從教經歷,從一份沉甸甸的榮譽中我們感受到了這里面的辛酸、刻苦、付出與收獲,郭教授用其30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擇一事,終一生,告誡我們一定要具備吃苦耐勞、不斷探索進取、持之以恒的精神,方可獲得碩果累累的回報。他希望全校教師都應具備"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