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中心訊(文/萬強 朱雨春)4月17日,由北方民族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宏曉任組長的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調研組一行9人蒞臨我校調研并舉行座談會。全國學生資助中心宣傳教育處處長談蔚、江蘇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殷雅竹、江西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吳學軍、北方民族大學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苗瑞龍,我校校長薛家寶,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李寶君,黨委副書記、監事長唐新強,校長助理尹娜娜等陪同調研。

校長薛家寶致歡迎辭
座談會上,校長薛家寶對王宏曉一行人員表示熱烈歡迎,對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江西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長期以來對學校學生資助工作的關心指導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并簡要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他指出,學校始終高度重視學生資助工作,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資助政策,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資助的溫度。

校黨委副書記唐新強匯報學校學生資助工作
校黨委副書記唐新強以“‘從五到一’,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學生資助全過程”為題,從確保“五個精準”、實施“四個融合”、做到“三個強化”、夯實“兩項保障”、辦好“一件實事”等五個方面對學校學生資助工作進行了匯報,提出了目前資助工作面臨的困境、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唐新強表示,學校高度重視學生資助工作,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育人作為資助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構建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長效機制。多措并舉,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學生資助全過程,推動了學校資助育人工作的開展。

北方民族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宏曉講話
王宏曉一行在聽取學校開展學生資助工作匯報后,對江服資助工作的規范管理、精準資助、資助育人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他強調,學生資助工作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明確了“完善覆蓋全學段學生資助體系”。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學生資助工作,作為高校更要繃緊一根繩,作為資助工作者,要時刻把學生資助工作“十不準”牢記心中。下一步教育部將開展各類調研,對不同區域、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受眾需求、受眾力度,不斷健全完善規范化、精準化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希望江服在資助工作理論和實踐研究方面,能夠提供更多前沿的、標桿的做法,促進教育資助體系不斷發展完善。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宣傳教育處處長談蔚

江西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吳學軍
會上,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宣傳教育處處長談蔚、江西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吳學軍解答了學校提出的關于學生資助政策方面的相關問題。
隨后,調研組與校領導、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輔導員代表、學生代表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




近年來,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學生資助工作,把資助育人工作作為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的重要內容,推動資助育人工作落實落細落地,多年來做到資助工作零違規、零投訴、零差錯。一是嚴格資助要求,確保“五個精準”。在資助宣傳、資助對象、資助力度、資助方法、資金發放等五個方面做到精準,做到陽光透明、操作規范,牢固責任意識,增強把好事辦好的信念,促進資助工作平穩順利開展;二是突出育人實效,實施“四個融合”。將資助育人工作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將資助育人工作與素質教育有機融合,將資助育人工作與誠信教育有機融合,將資助育人工作與勞動教育有機融合;三是加強過程監督,做到“三個強化”。強化規范管理、強化工作推進、強化監督檢查,通過公開透明,促進資助工作精細化、規范化;四是落實資助目標,夯實“兩項保障”。為保障資助育人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進一步加大經費投入,不斷提高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保障水平,確保經濟困難學生的生活水平與社會經濟發展同步提升。嚴格落實學校法人代表負責制,加強資助機構建設,配齊工作人員,建立健全激勵機制,促進隊伍穩定;五是堅持黨建引領,辦好“一件實事”。學校始終堅持“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不讓一個受助學生因家庭困難而造成人生缺陷”的資助工作理念,保證受助學生在畢業時與其他同學無質量差別的教育“質量公平”,努力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辦好學生資助育人這一件實事。學校資助育人經費除國家資助專項經費外,每年還提供獎、助、勤資金、校友和企業捐贈資金近2000萬元。
在2021年在全國“助學·筑夢·鑄人”征文比賽中,江西服裝學院受助學生韋平榮獲全國優勝獎;2023年在江西省第四屆“筑夢飛翔·資助伴我成長”征文評選中,受助學生毛嘉琦獲學生組三等獎,受助學生楊新月在被譽為中國時裝界“小十佳”的“新人獎”評選中榮獲第一名;受助學生于至偉獲得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金獎,受助學生毛鳳君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榮譽稱號;在江西省學生資助規范案例評選中,資助中心主任余曉萍、時尚傳媒學院副書記黃朝輝的作品獲三等獎;資助中心主任余曉萍為江西省學生資助工作專家庫成員。
下一步,江服將進一步加強對學生資助工作的領導,不斷探索,做強自身、摸準底數、精準施策、強化育人,繼續以務實的工作作風,扎實推進資助工作落到實處;有效落實好國家資助的相關政策,持續優化學生資助工作體系,通過學業規劃、科研指導、社會實踐、心理輔導、創新引領、項目驅動等方式,著力提高受資助學生的成長發展能力和社會競爭實力。鼓勵他們自強自立、學有所成、報效祖國。以此不斷提升資助育人水平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