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藝術設計學院付喜萍副教授以第一作者在國際SCI期刊《FERROELECTRICS》上,在線發表題為《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etal nanoparticle composite materials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的學術論文(Vol 596, No 1,234-249),分析研究了金屬納米微粒復合材料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發展趨勢。
納米科學是一種將應用科學和基礎科學聯系起來的信息科學。近年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材料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納米材料具有優異的延展性和超塑性,因此在產品形態、生態和智能設計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了將納米材料應用于產品設計,同時反映藝術和技術的特點,必須科學地正確把握和使用新材料。
論文專門分析和研究了金屬納米顆粒復合材料在視覺通信設計中的發展趨勢。總結了金屬復合納米材料在視覺通信中的制備方法、性能和應用趨勢等,也是可持續發展理念在材料應用中的體現。論文采用不同的金屬納米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制備金屬納米多層復合材料。實驗制備工藝包括FSP工藝、超臨界流體沉積法和物理氣相沉積技術;分析了金屬納米復合材料的電化學和力學性能,研究了金屬納米復合材料的增強性能。
金屬基納米顆粒復合材料將在視覺通信設計的功能化、信息化、智能、質量和生態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金屬納米顆粒復合材料的技術進步和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為設計信息和生態化的可視化交流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途徑。納米技術在視覺通信中的應用領域主要是納米材料。納米材料具有許多特殊的性能,如強韌性、抗靜電能力、超耐磨性、自清潔和超塑性。通過視覺傳達設計與多學科相結合,將人的情感作為一種設計元素進行量化,可廣泛應用于視覺通信、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包裝設計等領域。納米復合材料更多體現在舒適度和綠色水平的提高上,如重量輕、強度高、隔音、保溫、減振、降噪等。納米技術還可以解決陶瓷的脆性問題,使陶瓷可以像金屬一樣具有韌性,具有更高的韌性和強度。因此納米復合材料因其美觀、環保、質量好,將在視覺通信設計的功能化、信息化、智能、質量和生態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