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裝報訊(記者 周晨濤 方雯鑫)10月26日上午,我校第216期博雅講壇在思賢樓三樓報告廳舉行,本場學術報告會也是“禮贊新中國·奮進新時代”2019年江西省社科普及宣傳周暨學術活動周期間的活動之一。主講為杜若女士,現任法國KRISTINA POPOUITCH亞洲區設計總監、ELLE法國服飾品牌中國區運營總監、廣州市杜若形象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學術報告會由我校中華博物館館長燕平教授主持,服裝設計學院、服裝工程學院共計400余名師生參加。

報告伊始,杜若女士首先播放了三首音樂,請師生們共同閉上眼睛,用心感受音樂的色彩,并將音樂與服飾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受到民族服飾設計文化的美學魅力,一種超脫繁雜俗世的心靈凈化。杜若女士認為知識、閱歷、信息、思維方式,這些都是現代社會人們最應該注重的人生財富。身、心、靈就如“家”一樣:身是臥室、廚房,是必定存在的;心是客廳、陽臺,少數人家里可能沒有;靈是茶室、禪修室,幾乎很少人家里會有。設計的目的首先應該明確設計服飾到底是為了遮蓋身體,還是為了可以讓人的心靈感到舒適。
報告中,杜若對民族的品味層次也進行了具體分類:貧、富、貴、雅、素,并從心理需求、心理表達、形象、服裝、飾品五個方面進行了對應解釋。在她看來,品味沒有對錯,但有層次之分。貧是為了生存需求,僅僅是為了保暖,對形象、服裝、飾品沒有要求。富是為了安全需求,為了更好的展現自己,希望被快速關注,在人群中有很高的辨識度,對服裝往往注重品牌、顏色鮮艷。貴是為了社會需求,表達一種規則的心理,體現貴族形象。雅是為了尊重的需求,表達一種舒服的心理,其形象往往簡約而不簡單。素是為了自我實現需求,表達一種超越的心理,精于心、簡于形。
在對色彩的命理學進行闡述時,杜若女士用紅橙藍綠青黃紫黑聯系五大洲居民,每個民族每種顏色都有其特殊意義。并認為每一種顏色都是有靈魂的,它們也如同人類一般有著不同的性格特征。人對于顏色的喜愛也同樣傳達著不同信息。所以作為設計師,對于顏色的感知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服飾離不開文化與色彩,作為設計師要注重美的感受。每個人都應扎扎實實,培養美感的同時也要具備道德感,有德才能做好服飾。身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應該注重全方位的綜合素質培養。學校為學生創造學習機會,開展服飾文化傳播活動,為學生搭建了一個開拓視野、增長見識的機會。
杜若女士學術報告會為我校組織開展2019年全省社科普及宣傳周暨科普活動周系列內容之一。她的報告立意新穎、闡述生動,深受師生喜愛,對于自己如何做好設計又有了更多的思考與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