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中心訊(圖文/朱雨春) 7月13日,我校出席于都縣人民政府與高等院校、行業協會集中簽約儀式。在于都縣委書記陳陽山、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薛家寶等與會領導的共同見證下,于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邱瑛與我校副校長易城代表縣校雙方在協議上簽字,并互換了協議文本。于都縣委常委黃學森主持儀式。

于都縣縣委書記陳陽山致辭

于都縣委常委黃學森主持儀式
于都縣縣委書記陳陽山出席儀式并致辭。他說,近年來,于都縣充分發揮政治紅、位置優、物產豐、人民好等優勢,聚焦紡織服裝首位產業發展,圍繞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目標,大力建平臺、抓招商、優服務、強配套,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強勢崛起、蝶變發展。高等院校、行業協會和牛仔產業研究院,都是推動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載體。今天的簽約和揭牌儀式,標志著于都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必將不斷拓寬合作領域,創新合作形式,助推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校長薛家寶致辭
我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薛家寶在致辭時,首先代表學院理事會、黨委、行政對校縣合作協議的成功簽訂表示熱烈的祝賀。薛家寶在發言中簡要介紹了學院的辦學歷史和取得的成就。他指出,2021年,學校根據省工信廳制定的《江西省“十四五”紡織工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明確的2023年江西 紡織服裝產業5000億的奮斗目標,制定了學校“想服裝產業之所想,急服裝產業之所急”的服務理念,和“專業群對接產業鏈,服務和引領江西服裝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工作方針。他表示,在對口支援于都的半年多來,我校的領導、專家、教授,與于都縣的領導及相關企業在如何做大做強于都紡織服裝產業,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學校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問題上,進行了多次會商。江服是江西省唯一的一所服裝專業院校,于都是江西紡織服裝行業的排頭兵,我們雙方的攜手同行,對推動江西省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彎道超車,跨越性發展、高質量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他表示,學校制定了“為于都縣紡織服裝產業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持、智力支撐”的校地合作方針,針對于都縣當前的產業形態以及我校產教融合的發展思路,提出了《校地合作、產教融合的整體規劃與設想》,為于都服裝產業的發展提出了“四步走戰略”規劃建議,和建立教育科研支持體系、產教轉化支持體系、文化藝術支持體系等“三大體系”的實施意見,得到了縣領導的充分肯定和支持。他說,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規劃建議的完善與實施,在未來的幾年,于都將由服裝生產加工基地升級轉型為文化引領的時尚品牌產業集群地;將圍繞服裝產業打造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服裝生態系統,樹立校地合作與產教融合的新標桿,并在不遠的將來,實現將于都建成中國服裝時尚名城的戰略目標。

于都縣領導曾軍威、鄧小蘭、邱瑛、藍淑娟代表縣人民政府與武漢紡織大學、北京服裝學院、江西服裝學院、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九豐能源集團等代表分別簽約。

于都縣副縣長邱瑛(左)與我校副校長易城(右)代表縣校雙方簽約

于都是一塊長征精神浸染的革命圣地,也是一片蓬勃向上的發展熱土,處于2.0時代的于都正在深入推動產教融合戰略、加快打造“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帶”核心區、國際國內知名品牌服裝品類齊全又具有單品核心制造、柔性彈性供應能力的智能制造基地,在促進教育、人才、產業有機銜接等方面迫切需要強大的智力支持。而建校30年的江服作為一所以服裝為特色和優勢,兼有藝、工、管、經、文等多學科的專業特色高校,始終主動對接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堅持“問產業需求建專業”,致力于培養服裝和時尚行業創新型人才,學院為國家培養了各類優秀人才10萬余人。新的歷史時期,高校辦學模式改革要求高校走出封閉的辦學體系,尋求與政府、與企業合作,推動高等教育的創新。因此,此次舉行的校縣合作簽約儀式,對雙方都將具有戰略性、資源性的重大意義。學院也對此高度重視,將發揮自身優勢,大力支持于都縣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推進專業教育與于都紡織服裝產業深度融合發展,與于都縣攜手同行,在“新長征再出發”的偉大號令指引下,為于都縣服裝產業抓住機遇尋求新的發展戰略提供理論分析框架和各方面改革的頂層設計,并促進各方面改革的實施,促使于都縣“十四·五”期間于都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提升,共同打造縣校合作、產教融合新典范,支撐于都服裝高質量發展超越的新引擎,實現新的跨越。


活動期間,與會的高等院校、行業協會嘉賓參觀了FDC時尚產業綜合體等地。


在于都期間,薛家寶校長和易城副校長還參觀了于都縣理工服裝學校、看望了在脈動服飾見習的江服學子,鼓勵同學們通過見習,學好技術,清晰自己的人生規劃,為自己的未來打好基礎。